好久沒有這種感覺了。

不知道是不是校風的關係,或者是學校的師生對於教學研究資料的需求似乎不是那麼高。當第一線館員當了近三年,其實還蠻少有機會遇到讀者詢問一些「令人無法回答」的參考問題。一方面可能參考問題真的不多,一方面常客都知道找另一位資深同仁詢問。刀不磨不利,久而久之,我似乎也漸漸少於關注各項資訊、工具來源,敏銳度越來越差。

今天中午,當我準備暫停手邊的工作,打算來祭個五臟廟。迎面來了個率性女孩,短短的頭髮,戴了眼鏡,背了個大背包,走到櫃臺來詢問電子資料庫的問題。一經明問,才發現她並非本校的讀者,但是希望使用本校圖書館的電子資料庫,查詢1970年代有關中日斷交的相關新聞。本想跑到暨大去,但經過這裡想說進來晃晃碰碰運氣。基於服務的職能,我就請讀者移至櫃臺來幫他查詢。


一開始,我也是先利用本館為數不多的電子資源幫他查詢,但是很不巧的,也不太想承認可能是我的檢索功力有點生疏了,本館的「XX知識庫」沒有收錄到太古老的新聞資料。而更深入詢問讀者才發現,他想要的東西,是希望可以看到舊報紙全文影像的形式,而不是現代的網路版模式。因為...她是搞電影的,導演想要一個舊報紙的畫面,他得想辦法生出來,有點斑駁泛黃的更好。


本以為可以輕易打發,沒想到卻來個棘手的。


紙本的報紙,本館當然沒有,中部地區各大學圖書館,能保留三個月就偷笑了,更別說日據時代的舊報。唸書時代用過的中央社,好像很久沒看到了,看的到,應該也吃不到。各大圖書館可「開放」使用的電子資源,大概都替讀者看過一次,一方面查詢一方面跟讀者解釋一邊又跟讀者喇咧,聲東擊西,藉著聊天的時間延長資料找不到的窘境。這種小意思的問題,交給專業參考館員,應該是三兩下就清潔溜溜,可我卻花了些功夫,可見刀是真的鈍了,但這種絞盡腦汁、上窮碧落、投入百分百的心力,只為了替讀者解決問題的感覺,卻是好久沒有遇見了。

從接了案子開始,過了近40分鐘,在印表機吐出紙的那一刻,我總算呼了一口氣。就結果而論,其實不算真正解決了讀者的問題,不過總算是找到了斑駁泛黃的舊報電子檔,讀者不用再跑其他圖書館,稍微修一下檔案就有畫面可用。帶著查到的資料、檔案,笑容滿面的讀者,臨走之前又像想到什麼,回了頭問我,


     「你是圖書館系畢業的嗎?」


     「是的。」我說。




‧要見到一位賣力服務到忘記飢餓的傻館員,只要,給他一點微笑。
‧刀,要磨,每一把都要。因為你不知道,哪時候,哪一把,要出鞘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後記:

這件事發生在今年二月。過了這一段時間,回頭看當初的文字記錄,一邊回想著當時的場景。我扼腕參考晤談沒做好、反應太慢,沒早點想到什麼什麼,讓讀者等了很久才找到要的東西。但讀者最後的問句及表情,卻讓我一直忘不掉。這個問句的含意以及答案,不曉得在他腦中留下的,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印象?我不敢想。


上個月,當我很賣力的跟校內一位職員說明電子資料庫的用法時,他突然看了我一眼,很跳tone的問:「你是圖資系畢業的嗎?」聽了我的回答,他回說:「喔,難怪。」這個問句的含意,我猜不透。


前兩天,一個研究生匆匆跑來櫃臺問如何跟別校借論文?(不用驚訝,學生真的不懂。)晚間值班的阿姨也搞不清楚,把我叫出去解說。事後阿姨語重心長的跟我說:「好險你下班還沒離開,要不然我就不知道怎麼辦?」


或許,從過去到現在的訓練,讓我們覺得一些很普通的問題、很自然的作法、很一般的回應,在讀者眼中,是一件很不平常的事。

 

圖書館員,的確是溫良恭儉讓,他不鋪張不張揚看起來很閒;
但是他的好,是要讀者親自接觸體會過,才會感受當中蘊藏的價值。

圖書館員,好像不需要多厲害,會借書還書翹腳看報紙就夠;
但他的專業,是用他習以為常的小方法,解決讀者不平常的大問題。

--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kl23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