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參加學會舉辦的為期一個星期的研習班,暌違了很久,我終於又踏上台北的土地。

再次踏上台北的感覺,還是一樣:人很多、眼睛很花,而且感覺人更多了。除了台北車站一向人多的跟螞蟻一樣之外,可能因為捷運內湖線的開通,連帶的轉接站忠孝復興站,也可以明顯的感覺出人潮負載量整個大很多。

 

這幾天上課,我都是走路,一邊散步一邊看台北的人物風景,下課之後,要不換不同路線逛回家、要不搭上捷運晃一晃。遠離大馬路小巷裡的台北,有時候會讓人忘了這是台北,沒有光鮮亮麗的外表,也有爬滿樹藤外表斑駁的屋宅。

人群一向是我最愛偷看的景象。從台北車站開始,一直到我離開,台北人的表情好像都沒什麼變,不論我看到誰,大家都好像。那表情就像沒有表情,看著前方急急往前,好像不耐煩、又好像很無趣。眼神交會好像是一種禁忌、摩肩擦踵就像在拼鬥。台北,好急。急著上扶梯、急著進車廂、急著搶路走,好像不急一點,就輸在起跑點。


搭捷運,吸引我的除了車廂裡的人,有趣的還有宣傳廣告。這次讓我發現這張「好玩的」宣傳。標題為: 

 相片0374.jpg

  捷運「心」文化,從『讓』座起。
  博愛識別貼紙--歡迎有就座需求的旅客至車站詢問處索取。
  Passengers who need a seat during their journey may ask for this sticker at the information counter.


就北捷的說明為,民眾對於一般人使用博愛座的正當性與讓座時機看法不同。為提供明顯識別標示,避免有就座需求者因不好意思開口,或外觀不易辨別(如懷孕初期之孕婦),而喪失受讓座之機會,因此試辦此項服務。(來源:這裡

第一次看到這個宣傳,本來沒什麼感覺,後來認真一想,突然覺得很可笑。

 

原來,「讓座」這件事情,已經不是一件基本又自然的行為,而是要經由有需求者,「自行」標註自己的需求,來請求大眾配合為之。而這個模式一旦成立,即表示沒有這張貼紙的,即是沒有需求的,所以不需要讓座。


什麼鬼。


的確,在某些情況之下,有些人是不喜歡被讓座的,因為那可能會讓他覺得「是不是看起來老到要被讓座了?」所以拼著兩腿顫抖也要站著,但這種人,有可能拿貼紙自行標註嗎?又如果,一位外觀無異行動自如卻有隱疾無法久站的年輕人,貼了個貼紙表明自己是需要座位的,有幾個乘客會不帶著狐疑的眼光而讓座的?


這項服務,立意良好,但作法我存疑。
有些人、有些狀況,看了就知道,需不需要讓座,不用人講、也不用貼紙來說。



‧最好的服務,就是讓你感覺不出服務,可是卻能很自然的,在對的時間、對的地點,得到對的東西。

--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kl23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