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段,自我意志的挑戰,天人交戰的意識考驗。

終於,我去了媽祖遶境。有這念頭已經好幾年了,一直想試著跟跟看大甲媽祖遶境,體驗一次這所謂台灣特有文化的盛會。在這一年,我不再遲疑,決定踏出這一步。 今年的媽祖遶境從2011/4/8(五)晚上11:05起駕,一直到4/17(日)回鑾鎮瀾宮,一共九天。橫跨台中、彰化、雲林、嘉義五縣市,路線圖如下。

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dajiamazu.org.tw/active2011/03time/image/2011_act_map_l.jpg

 

本來就打定主意,一定會中途落跑。因為我還沒這麼熱血到跟完全程,所以很俗辣的將途經的火車站都列出來,規劃出落跑路線圖。第一天終點是彰化,我預計從起駕開跟,到彰化火車站回台中,預計30-40公里,時間到隔日中午12時左右。

8號晚間,下了班之後回家收拾行囊,搭晚上九點多的區間車從大慶火車站到大甲。一路上,不斷聽到耳邊傳來媽祖起駕、遶境等耳語,許多人目的也是大甲,看來這果然是文化聖會。 抵達大甲約10點,車站外邊已經人山人海熱鬧非凡。鎮瀾宮外已經擠滿進香的信徒,我從側門跟著進廟裡,想去跟媽祖打個招呼。一踏入廟門就「騰空」了,完全的被人群帶著走。雖然如此,但因為人潮的目標相同,所以只要順流游,還是能成功的達陣媽祖座前,向媽祖默禱請安。

時辰逼近,我擠出宮外,退出約二百公尺一旁騎樓裡,等著媽祖鑾轎。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緊張氛圍,預定路線兩側佔滿人,兩旁騎樓也爬滿人潮。時間一分一秒過去,早就過了起轎時間,媽祖卻遲遲沒有現轎。11:40分左右,人群開始躁動,座前隨行的彌勒團出現了,緊接著,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伴隨著煙霧,著紅衣紅褲的太子團出現,但眼前瞬間被煙霧籠罩,路旁的民眾如潮水往騎樓裡退,被包圍的巷子讓鞭炮硬是炸出一路,跟著持牌持護器的兩列護持。就在太子團衝破重圍之後,突然,空氣中原本充滿高分貝的民眾叫嚷聲、鞭炮聲、鑼鼓聲突然急速的安靜下來,

 

    一   片   寂   靜

    噹...

    噹......

    噹.........

 

煙霧中,規律的鑼聲傳來,身旁信眾紛紛跪地,眼前緩緩出現媽祖坐前傘,隨後兩支側牌護著頂上發亮的鑾轎緩緩而來。

媽祖終於現身,通過我眼前時間正好午夜12點。沒錯,從宮裡出發,到兩三百公尺外,花了將近一個鐘頭。前頭太子團持續使用強大火力開路,身旁民眾也開始緩緩向前推進跟著鑾轎,我的挑戰也正式開始。

 

 

 

從大甲鎮瀾宮開始,遶境隊伍緩慢向南推進,第一站為清水鎮下湳里的朝興宮,途經大甲大橋,欣賞了將近10分鐘的精彩煙火,行過了國道四號底下到達清水。一路上信徒不斷,看熱鬧的民眾也蜂擁而至。原本以為應該不會有太多的民眾跟轎,但其實每到一個城鎮,就會有民眾夾道歡迎,並且開始跟隨,所以陸陸續續的會有新舊民眾交替跟轎(甚至抬轎),而鑾轎周圍絕對圍滿信眾,絕對沒有機會讓媽祖有獨行的片刻。這也是我發現,媽祖「走」很快的時刻。

 

本來以為,遶境的速度應該如同一般步行,不然怎麼可能走過九天。可是當我發現我周遭人群稀稀落落時,我遠望轎頂上的燈,已經只剩下綠豆般的大小,身旁的阿公阿媽邁開腳步超越我,我驚覺不可能!以步行的速度絕對不可能跟上鑾轎!絕對會被拋棄到連神轎煙都吃不到!因為這項估計失誤,讓我加速步伐,卻也是體力加速透支的開始。

 

 

依照行程表,從大肚離開前往彰化時,應該是隔日11時。也就是說從大甲到大肚這約30幾公里的路程,應該於12小時內完成(實際上延遲了兩個多鐘頭),時速大概2.5公里/時,也就是一秒鐘至少要前進60-70cm,但必須全程保持這種速度。感覺應該不快,可偏偏媽祖就是有本事讓你追不上,若想維持在鑾轎旁,只能劈開人群跑步在側,用走的只有被劈開的份。

 

 

凌晨五點,天色漸亮,這時約莫抵達沙鹿,行程嚴重Delay。而我的體力也逐漸不支,肌肉的酸痛逐漸浮現,只要坐在路邊靜止三分鐘,就能迅速進入睡眠狀態。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能順利抵達彰化,一個我叫我一定要達成,另一個我看到「火車站」結尾的方向牌都會拐我進去。上午八點抵達大肚,明明路標上的彰化不到20公里,騎車不用20分,走路卻像天邊一樣遠。從登上火車的那一刻開始,歷經12個小時不眠不休的長時間站立、步行,我最大的敵人--膝蓋,開始折磨我了。

 

計畫完善的組織性活動

在這一次的體驗中,我發現大甲媽祖遶境不只是宗教、文化盛事,它其實是一場相當有規模且有組織的攻擊行動。首先,活動開始前,探路部隊就先沿著遶境路線貼上香條,就像登山隊在進入不熟悉的路線時,會將經過的地方標上記號。次者,開路先鋒、中繼部隊、最後的指揮中心、補給部隊,每一組都清楚劃分,且都建立完善的後援制度。行至天明,膳食組及信徒們早已估算好時間,算準停留地點,準備好早膳。神轎組、執士組、開路團、太子團、彌勒團等,每一個團組,幾乎都有將近二至三班制的人員,來輪流支撐馬不停蹄的遶境行程,更別說還有源源不絕的信徒搶著想要抬轎。

 

驚人的阻攔手法

為了能讓媽祖多停留一點時間在自己的地頭上,讓民眾多點機會與時間鑽轎底、祈福,從大甲到大肚的一路上,能見識到多種驚人的攔轎手法。沖天炮是基本款,橫在巷弄上的瀑布銀花,起重機吊起的超長大龍炮,地方廟宇的陣頭、歌舞團,驚人的是連啦啦隊都出現了(媽祖很賞臉的看完整段表演)。要跟隨媽祖鑾轎,要有的不只有體力,還要有高超的膽識,在經過震耳欲聾的大龍炮旁仍然目不改色,踏過殘存火苗的煙火上依舊從容自得。

 

 

失控邊緣的穩定秩序

每個人都想與媽祖鑾轎一親芳澤,每個人都想與鑾轎並進,每個鄉鎮都想讓媽祖停留久一點。但能接近的人就是那一小群,彼此肢體的碰撞在所難免。每每劈開人群(或被劈開)、與機車腳踏車爭道、陣頭交會的瞬間,雙方接觸的那一剎那,空中就似火花四濺。但又像礙於媽祖的情面,一觸即發的失控秩序,又這麼硬生生的壓下來,雙方禮貌性的點頭致意,又互相加油繼續前進。箭在弦上的緊繃張力,就在旅途過程中不斷來回拉扯。路旁的店家奉茶、奉點心、提供廁所,在媽祖經過的路途,人與人的關係,變的更加溫暖。

 

 

超越信仰的文化盛事

在隨行的民眾中,有多少人真正是因為「信仰」而與媽祖全程並行,我不敢說。但我想有更多是因為想「挑戰」行腳這件事、想紀錄「遶境」這活動。在這12鐘頭裡,不分男女、不分老少、不分國籍,不論出發的心態為何,我看見了台灣特有的文化行為,也從這文化行為裡看到旺盛的生命力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kl23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